用来表示性状的:主要,重要,次要,特殊等。
但是,模糊语言不模糊。正如康德所言:“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性语言,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李嘉耀、李熙宗也说:“公文语体经过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使词义表达获得精确明晰的效果,相反相成,形成了公文语体词语运用的一个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模糊语言与语言表达上的模糊不清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通过对公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某些模糊现象的准确而委婉的表达,使表情达意更加周密周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分寸感,从而形成讲话语言特有的模糊之美。在具体运用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以“模糊”求准确严密。领导讲话中对许多事物和思想观点是难以用精确语言来表达的,越想精确反倒搞不精确,使用模糊语言反倒能达到精确。比如这样的话语“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高度自觉,积极参与,主动查摆和整改自身思想作风上存在的差距;所有党政机关都必须做出周密部署安排,狠抓落实,力求实效,不走过场……”这里说的“所有”就是一个范围上的模糊概念,它的外延空间很大,要想精确表达那就太困难了,只有这样表达,才显得完整而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