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国“刹车”全球遭殃
全球市场当前热议的话题离不开“滞胀”。所谓“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高企并存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西方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矛盾,并使经济政策处于极度两难的境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有反复,经济发展秩序并未完全恢复。在此大背景下,产生如此高的通货膨胀,全球都在担心历史重演。
2022年3月欧洲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达到31.1%,欧元区CPI同比上涨7.5%。剔除能源、食品价格上涨后,欧元区核心CPI同比增幅达到3%。可以说,欧洲的各项通胀指标都达到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德国PPI同比增长30%以上,创下20世纪70年代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CPI同比增长7.3%,比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还要高,甚至逼近两次世界大战时的通胀水平。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因此出现货架空空、商品调价,引发百姓不满,发生了罢工、示威等社会不稳定事件。
在全球面临“滞胀”威胁时,主要经济体本应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调,避免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从而产生严重的负面外溢效应。但美国在2022年快速加息已成既定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滞胀”时期美国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部长康纳利所言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在现实中再次上演。